作者: 孟 欣 来源: 牡丹晚报 发表时间: 2020-07-03 14:58
□记者 孟 欣
7月2日,由市委宣传部、市委网信办主办的“美在菏泽”主题宣传集中采访活动启动仪式在位于郓城县南湖湿地公园内的郓州博物馆举行。在“美在菏泽”集中采访第一站郓城,牡丹晚报全媒体记者切身领略了碧波荡漾、水美草丰以及四通八达、配套齐全的生态宜居“水之美”。
水润郓城风景新
7月2日上午,开幕式结束后,参加“美在菏泽”集中采访启动仪式的各县区委宣传部、网信办有关负责人,以及省、市、县区众多媒体单位,先后参观了郓州博物馆、南湖湿地公园、八里河景观大桥、同济桥等郓城县水域周边景色和配套基建设施。
仲夏时节,走在郓城南湖湿地公园的步道上,呼吸着清新的空气,欣赏着湖中鱼戏莲叶的美景,令人心旷神怡。三五成群的市民在湖岸散步、练太极拳、做健身操……呈现出一幅“南湖碧波润城郭,百姓乐居唱和谐”的优美画卷。记者了解到,南湖湿地公园正处于郓城县南湖新区建设项目区内,该项目建成后将成为集商务、文化、金融、旅游于一体的城市中央商务区,将大幅提升郓城的城市功能和城市品位。
站在郓城八里河景观大桥、同济桥上,一眼望不尽的是碧波荡漾、水美草丰、绿色宜游的景象。“从前的污水河成为了鸟栖鱼游的生态长廊,昔日的臭水沟变成了美丽迷人的风景带。有生之年能见到这样的巨变,真是没想到!”正在南湖公园健身的76岁老人晁永传说。
近年来,郓城县秉持“依水塑城市,因水兴产业,以水促生态”的发展思路,先后实施了宋金河、北沙河、东溪湿地公园等一大批生态景观工程,打造“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生态宜居城市。
以横穿郓城县城的宋金河为例,通过近年来精心打造,如今已变成了一条生态河、景观带。河两岸绿树成荫、花草遍植,蜂蝶起舞,百鸟争鸣,呈现出三季有花、四季常绿的生态景观,成为百姓休闲娱乐的乐园。而依托宋金河建设的南湖湿地公园,傍水取势,滨湖而建,占地面积1000亩,其中水面面积达650亩,成为郓城新地标建筑和城市会客厅。沿湖两岸合理规划建设的南湖新区,建有博物馆、市民文化中心、园林式酒店、郓州公园等惠民设施,成为集生态、休闲、旅游、商务、文化等功能为一体的城市综合体,也是郓城的一张“新名片”。
依托“水之美”做好三篇文章
自2014年12月被确定为首批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县以来,郓城县依托“水之美”,大力协同做好“绿、花、文”三篇文章。
“这片公园,原先是两个老厂区。拆迁后如果搞房地产,政府财政至少能收入2亿元。建公园开始有人不理解,说政府少收入2个亿不说,拆迁、建公园还要倒贴钱。但县里的决策者不为所动,以提高市民的幸福指数为目的,为市民建起了公园。”郓城县新型城镇化建设办公室负责人介绍说。
为做足“绿”的文章,让城市更有“生机”,郓城县利用城市“金角银边”,先后完成了宋金河公园、唐塔公园、郓州大道等城市绿道建设。同时,深入开展了“绿满郓城”专项行动,新建城市公园40处、城市林荫步道58公里,建成区绿地面积达到1717万平方米,打造了“300米见绿、500米见园”的休闲健身圈和“5分钟出行生活圈”。
近年来,郓城县在城市绿地中广泛栽植色彩鲜艳的花卉植物,做足“花”的文章,累计栽植各类花灌木1000余万株,力争让城市三季有花、四季常绿、色彩斑斓。盛夏时节,无论公园广场,还是大街小巷,百花争艳、群芳竞秀。
为做好“文”的文章,增添城市魅力,郓城县充分挖掘深厚的历史文化、水浒文化和红色文化资源,每条道路、每处公园、每个广场都分别突显一个文化主题,打响了“水浒故里”文化旅游目的地品牌,独特的文化色彩追溯了千年古县的历史厚重、妆点了现代城市的无穷魅力,让文化引领城市发展走向未来。去年2月,该县被中国地名文化遗产保护促进会评为“千年古县”。
以人为本推进新型城镇化试点
新型城镇化,说到底是“人”的城镇化。郓城县城镇化起步较晚,城区常住人口较少。为激发农民和外来人员进城的积极性、主动性,郓城将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支持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试点与省中等城市培育试点有机融合、强力推进,着力发展“归雁经济”。五年来,新增返乡创业人员注册实体4.3万家,累计完成户籍迁入15万人。
在北京威顿(郓城)玻璃制品有限公司,年轻姑娘丛文迪正在认真地检查产品。戴着蓝色工作帽的丛文迪告诉牡丹晚报全媒体记者:“我家是潘渡镇农村的,在这里工作月工资3000多元,公司给交‘五险’。中午有免费午餐,夏天有空调、冷饮。公司还有定期培训。在这里工作有奔头,我已经在城里买了房,家附近就有学校,以后孩子上学不用发愁,感觉日子过得很来劲!”在该公司,和丛文迪一样的员工还有200多人,不少人在城里买了房。
近年来,郓城县抢抓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和省中等城市培育试点机遇,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围绕新旧动能转换十大工程和六大主导产业,科学谋划新项目,积极招引好项目,全力以赴建项目,以项目的大建设、快投产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力支撑,全力以赴推进新型城镇化,加快建设生态宜居、富有活力、独具特色的现代化城市。今年以来,郓城县聚焦“231”产业体系,开展线下、线上招商37次,签约过亿元项目46个。
同时,郓城县聚焦生态乡村建设,规划建设新型社区36个,村镇面貌焕然一新,美丽宜居乡村的生动画卷正徐徐展开……
水,已成为郓城的魂,润泽着郓城这块古老而神奇的土地。